春糖秋糖,前者是指春天熬制的糖,后者是指秋天熬制的糖。
农家熬糖是一种生产糖的传统工艺。其原理是通过蒸馏分离工艺,将甘蔗或其他含糖物资中的糖成分提取出来,并制作成一定的形状以便使用。这种工艺在我国多地农村存在。现时,因物资丰富,购买糖料比自制糖料更方便或经济,而且可供选择的品种多样,所以,这种工艺在逐渐减少。
一般情况下,在相对较偏僻的山村,或者因为商业需要、艺术追求、民间小本生意经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等原因而重新起用。石门农家熬糖是其中一种,从其现存状态和与当地民俗相结合的情况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湖南凤凰古城的姜糖和广东仁化县的蔗糖等,在当地也有小有名气。它们的生产工艺原理都属农家熬糖。
产品种类
米糖
过去,石门人喜欢将米糖又称之为“白糖”或“打白糖”,这是因为用大米糖熬出的糖颜色比其它粮食糖要白的原故。至于“打白糖”称谓,则是因为米糖干后,粘性十足,不易分割,必须用小铁锤用力敲打才能分开。而且米糖上面还要撒一层干米粉,以免粘手粘嘴粘容器。米糖口味纯正,甜而不腻,含在口里,不消用齿咀嚼,稍许便会渐渐融化开来,直至无渣无沫,满口只有米糖的清香。
有的人家还将米糖趁热之时精加工,拌以炒熟的干豆粉,像北方做拉面一样用手工拉细拉长,边拉边抛耍,直到米糖细得不绝如缕,变成筋筋条条一团乱麻之状,倒有点像新疆的特产龙须酥。吃时,可用手或筷子挑上一小团送到嘴里,微微咀嚼几下,即可消化殆尽。人们称其为“豆丝糖”。
其它几种糖,如苞谷糖、红薯糖等,只是熬制原料不同,其方法大同小异,吃法也与米糖差不多,口味还是有所区别,但都不失农家原生状态的风味与营养。特另值得的提的是,石门西北地区的许多山民,爱将一些野生富糖植物如刺果、老沃蒜等采回去熬糖,其味有别于粮食糖。老沃蒜糖如与炒熟的大麦粉调和而吃,口感异常,美不胜收,若是偶尔有其口福一尝,将会让你怀念一辈子。
米儿糖
从前过春节,石门农家最喜欢用米糖之类的家熬糖加热熔化后与炒米儿调和在一起,再加上少量的生姜、芝麻、花生、橘子皮(剁碎)等物,乘其未定形时用手捏成拳头大一个个的糖团。人们称之糖坨。
讲究人家则将热糖装入一个木制的模子中压制成形,然后用快刀切成一片片的糖块,其厚薄有如半块麻将,长宽亦如眼下时兴的跑和(符)子,俗称“切糖”。有的还趁糖块尚未完全冷却时从中扭一下,改变其平板单一的造形,俗称“揪揪糖”。“揪揪糖”、“切糖”一般要与“炒米儿”混放在密封的坛子里,想吃时随取随拿,只要注意密封好,一年半载也不会变质,依然如刚出锅一般松酥脆嘣,昔日算是乡下孩子的奢侈品了。
江西的特产,可能也叫冬米糖,说说他的制作方法
1.原料配方。冻米28公斤,白砂糖9公斤,糯米饴糖8.5公斤,桂花、红丝
少量,茶油10公斤。
2.工艺流程。 ⑴ 制冻米:选用颗粒饱满、体长洁白的糯米,用竹萝装上
放于清水池中淘洗干净后倒入清水池中浸泡14-15小时,再捞至竹箩中用清水冲
洗。与此同时,洗净木甑(蒸笼 ),并置于锅中加热,待甑热后,徐徐倒入沥干
的糯米(见汽倒米,倒后立即扒平 )。待甑中米面冒大汽时,加盖蒸煮约40分钟
后揭盖。用手反复捏搓蒸米,手感柔软无硬心米时, 即可出甑放在蔑盘中扒平
冷却,经10小时后用木铲翻拌一遍,再经5--6小时,蒸米变硬即为冻米。此时,
用手搓揉团块即散,要马上将所有团块搓散, 井移至晒场上用蔑垫晒干,晒至
用牙齿一咬即为两段时为止。由此得半透明的干燥冻米籽。 头年加工的冻米最
好留作次年使用,因贮藏半年至一年冻米质地松脆,品质更佳。
⑵ 炸米花:将100--150公斤茶油倒入铁锅中加热至沸(110--120℃),加入
800--1000克筛去杂质的冻米油炸,待冻米起泡成米花时,用漏勺捞起,搁置一
边沥油,如此循环操作,每炸3-5锅需捞去油锅中的杂质,避免油色变深,影响
米花质量。米花沥干油后, 立即倒入蔑盘中摊开冷却,接着过筛去掉硬米花和
碎米花。按照木架容量的大小,称好米花,分别装入各个箩中备用。
⑶ 熬糖拌料:按比例将白砂糖、饴糖和清水倒入熬糖锅中,加热熬至40℃
左右,此时须逐渐降低炉温,并按量加入糖桂花和米花,拌和均匀。 拌和的动
作要迅速,若时间过久,糖液中的水分蒸发过多,就会使成品变沙,粘合不
拢,而影响成品质量。
⑷ 上架切片:将拌匀的混合料趁热铲至案板上的木架内,并用手蘸少量的
水将米花抹平整,撒上少量的红丝,然后用木滚筒加微力滚平。接着取去木架,
用利刀划条切块即为成品。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