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湖南特产网!

湖南正宗的十大特产

湖南正宗的十大特产

湖南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底蕴丰厚、名人荟萃的重要区域,也是旅游胜地之一。来到湖南,除了风景优美的山水景致,还知中有许多美味佳肴和独具特色的食品和手工艺品。下面介绍湖南正宗的十大特产:

1.岳阳楼蒸肉:岳阳楼蒸肉是湖南岳阳楼的名菜之一,以猪肉、竹笋粉、木耳、花生米、鲜虾仁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而成,肉质香鲜、软烂、入口即化。

2.臭豆腐:湖南臭豆腐色泽黄白、香气扑鼻、味道独特。选用黄豆或黄豆制品,经过发酵制作而成。食用时搭配辣椒酱、蒜泥、芝麻酱等不同的调料,口感更佳。

3.双皮奶:双皮奶是湖南传统的特色甜品之一。选用高温蒸煮的牛奶,在加入糖、蛋清等食材后再次煮熟,形成上下两层皮的特色。质地细腻、口感柔滑,甜而不腻。

4.长沙米粉:长沙米粉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传统名吃之一,也是湖南人日常必不可少的美食。选用纯正的非转基因大米经过精细加工而成,吃起来口感绵软、细腻、有弹性。

5.三叶草糕:三叶草糕是以糯米和三叶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传统糕点。外观呈现出草绿色,口感香甜软嫩,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6.桂花糖藕:桂花糖藕是湖南岳阳的传统名菜之一,选用精选鲜藕加上红糖、桂花等调料经过精心烹制而成。甜香浓郁、口感糯软,是一款深受人们欢迎的特色小吃。

7.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湖南传统的糖果之一,制作成本低廉,味道酸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将红枣、山楂、草莓等水果串在竹签上,再蘸上涂有水的白糖,待晾凉后即成。

8.芙蓉糕:江湖人称“小肥羊”的芙蓉糕是湖南湘潭地区的传统名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选用纯正的糯米粉、泥鳅肉、香菇等原料制作而成,形状像蘑菇,口感香Q、甜美可口。

9.蒸蛋羹:湖南传统名菜之一的蒸蛋羹以清蛋清、嫩豆腐为主要材料,色泽洁白、软糯细腻。蒸制的技巧和火候是制作成功的关键,让羹体保持松软并不会过于油腻。

10.芋艿饼:芋艿饼是湘西土家族的传统手工制品之一,选用新鲜的糯米混合芋头制成,烘烤而成。外形呈现出香脆松软的口感,甜度适中,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租高爱。

以上十种特色美食和小吃,不仅是湖南本地的代表性食品,也成为了各地游客到湖南必尝的美食,其中不乏背后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渊源搭型山和精湛制作工艺的馒头。

湖南长沙特产: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条的基本介绍

杨裕兴面条是湖南长沙一带的地方传统名小吃。杨裕兴面馆创建已百余年。创办人杨心田为图利市大吉,取名杨裕兴。其店开始以经营米粉为主,1937年,其子杨菊村任老板,随增设汤面、卤腊味、蒸饺等食品,尤以汤面盛名全市,成为省内著名面馆。杨裕兴面馆配料独特,做工精细。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渣敏闭,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顾客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在油码配置上,该店选用上等鲜、干原辅料、油码精细,色艳香鲜。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熟人生人,均保质优量足,童叟无欺。

杨裕兴面条在的制作上,由于当时没有如今的现成包装面粉,都是靠磨石现场磨面。为提高速度,人小力大的杨裕臣在腰间做了一个木枷平台,一边单肩扛着磨具磨面,一个手在腰间的木枷平台上单手揉面粉,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现代先进工艺上的面粉熟化过程。面粉初步揉好后,放在粗糙的案台上表演“武术”和面、拍面。经过上百次的加油、加碱、揉和、拍打,面团的质地相当的紧密。再则经过这一系列工序做出的面条,久煮不断,油香四溢。

杨裕兴面条的金字招牌是鸡拿掘蛋面,由“杨裕兴”首创。每袋面(22.5公斤)用鸡蛋2.5公斤、纯碱200克至250克(热增冷减)、水3公斤(冷增热减)拌和均匀,揉成大砣,竹杠压平,每压一次,遍撒菇粉,折叠复压,反复十来次,最后压成布匹状,滚筒切丝即成。此面有口皆碑,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

在长沙人的心目中,如果想吃面了,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杨裕兴”。“杨裕兴”老字号饱经100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了三个朝代的洗刷磨炼,在杨家四代传人的苦心经营下,象一朵不凋谢的鲜花。

杨裕兴面条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杨裕兴面条“有嚼头”,面码“随叫随制”,面汤也“很鲜”。合理选料,精工制作,面条讲究新鲜,煮面条的水讲究宽、清、开,面码讲究随到随制,新鲜可口。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口味。

杨裕兴面条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杨心田在长沙三兴街租赁一个铺面开粉馆,兼营汤圆,取“富裕兴旺”之意,将店命名为“杨裕兴”,全体职工连老板在内共计二人。

“杨裕兴”因其汤粉味道鲜美,加之服务周到,顾客云集,生意兴隆,盈利颇多,于1922年购置房产,雇工七人,扩大经营项目,增设甜品。

1934年,杨心田病重,其子杨菊邨继任经理。

1937年,杨菊邨在青石桥(现解放路)创设支店,增设汤面、卤腊味、煎饺等品种,有工人40多名,日营业额高达400银元。

1938年“文夕大火”,两家店铺均毁于火中。

“文夕大火”后,重建老店,将支店改棚屋形式,并恢复营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三兴街老店再如裂度为炮火摧毁,两店只好合并于青石桥,次年建成三层新楼,转营汤面,因汤面质优味鲜,“杨裕兴”盛名传于长沙。

杨裕兴面条的获奖荣誉

杨裕兴面条制作技艺已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特产动态
  • 特产问答
  • 特产百科
首页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正在咨询|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